烟囱施工

周到有新家|百年弄堂里的公共厨房焕新!有温情的邻里时光也有上海人特有的分寸感

时间:2023-09-27作者: 烟囱施工

  前不久,虹口区一百年石库门弄堂里,所有公共厨房修缮、改造全面完成。水泥地、水泥水池、老鼠乱窜的老旧厨房,终于焕新成现代厨房的模样!两家人甚至三家人共用一间厨房,却总是默契地错开用厨房的时间,从来不会拥挤,上海人特有的分寸感,让公共厨房里维持着一种平衡和融洽;做了啥美味一起尝尝,看邻居家缺锅少菜,主动分享,上楼下楼探出头打声招呼、唠家常,离开石库门的上海人最为怀念的“弄堂味道”,这里每天都在上演。百年弄堂里,老旧厨房终于焕新了

  位于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四达里,仍是石库门居住区,保留着很多人记忆中的老上海的居住和生活方式——

  刘阿姨家的厨房还是公用厨房,10㎡不到的一间厨房里,有三户人家的灶台和水池,更不可思议的是某个人家的卫生间。

  石库门的结构比较特别,正常的情况下有三层楼,每层楼住一户或两户人家,一楼楼梯外有一个公共空间,是大家进出楼栋的过道也是大家的公共厨房,往往是两户、三户甚至四户人家共用。

  之前我们的厨房能够说是一塌糊涂,地面都是水泥地,水池也是水泥的,电线都是直接在外面,天花板上也没有吊顶,时不时还能见到老鼠在顶上爬来爬去。

  从我三十几年前嫁过来,厨房就一直是这样。每个人家的灶台就是简陋的桌子上摆上各自的煤气灶、必备的锅具和调味品。

  其实大家并不是对厨房环境没有追求的人,我们自己家里都会装修或者收拾得很好,但厨房因为不是我们一家的,想要更新改造还得征求好几位邻居的意见,大家都觉得麻烦,就干脆谁也不动。

  这次的改造是山一居委发现并提议进行的,在对于整个四达里美丽家园改造中,也会针对变形的房屋做加固修缮改造,涉及到很多居民家的公用厨房,于是除了进行墙体的加固修缮外,还把厨房内水电、天花板、橱柜等装修提升!

  虽然公用厨房的改造是整体改造其中一个项目,却让很多居民生活品质的大大提升。

  现在厨房变得亮亮堂堂,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太重要了,年纪大了眼神不好,换上亮堂的灯光,不仅能看得清,做饭的时候心里也舒服多了!

  大家很少关门,看到上楼下楼的邻居,探出头打声招呼;出门碰到人就能唠家常;下雨了帮忙收衣服、收被子……

  热闹的氛围、融洽温暖的邻里关系……这些都是不少离开石库门的上海人最为怀念的“弄堂味道”。

  记者一天晚间来到四达里的一间厨房,正碰到刘阿姨和她楼上的邻居爷叔顾先生在聊天。

  爷叔的厨艺很好的,以前他常常下厨做好吃的,时不时让我碰到了,就会“蹭”一两口。

  刘阿姨说,久而久之,她也“偷师”成功了,“现在我也学会了做糖醋小排,味道也不赖”。

  在弄堂里,互相串门也是件很常见的事情。就在刘阿姨同记者说话间,她的一个朋友径直从厨房间穿过,到她家来吃晚饭。“我们和朋友就是这样,今天我家多做点饭,她就来我家吃,明天她家多做点,就去他家吃。”

  山一居委主任刘艳说,在很多人眼里,没有自己独立的厨房生活上不方便,但是在他们小区居住的很多人,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都不舍得离开,就是舍不得石库门里的“人间烟火”。

  这次的厨房改造,经历3个月左右的时间,最近一段时间居民们没办法在厨房做饭,刘阿姨也不例外。

  我们尽量不点外卖,那一段时间,我靠爷叔给我的吃火锅的电锅,烧汤、煮大乱炖……做了不少好吃的。

  刘阿姨说,和顾叔叔做上下楼邻居几十年,从来就没因为什么样的事情闹不愉快,“一点都没有,爷叔人很好!”

  刘艳说,公共厨房里,每位居民的私人空间都是多年前他们自己约定好的,“大家有商有量,做出相对来说公平的分配,不让自己吃亏,也很少去占邻居的便宜。”

  对于记者的这样的一个问题,顾先生和刘阿姨一起笑着摆手,同声说,“我们很有默契地错开了,不存在‘打架’的问题。”

  早上我是8点多用;刘阿姨家是10点多用;下午1点多我再用;三楼要上班,5点多下班了要用;刘阿姨6点多用;晚上8、9点我再用……

  在顾先生的隔壁,是爷叔徐先生和邻居的公用厨房。不同的是,早在十几年前,徐先生就和邻居早早商定好,把厨房一分为二,中间砌上了一堵墙,于是,两户人家都各自有一个独立的厨房。

  虽说是独立厨房,但同时也是整栋楼邻居们进出楼栋的走道,徐叔叔从来就没抱怨过谁把过道弄脏,总是默默地及时把走道打扫得很干净。

  他们家的厨房无论是台面、墙面还是地面,是记者在弄堂逛过一圈后,看到最为干净整洁的厨房了。

  别人用厨房的时候,不会去洗碗或烧饭;可能会暂时借用别人家的灶台放东西,但事后肯定会帮忙擦干净;摆在一起的调味品从来不会“眼拙”拿成别人家的……这是顾先生楼上楼下邻居之间特有的相处之道。

首页
电话
联系